迁徙分布
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(今天的浙江杭县)。
在台湾,翁氏也是一个大族,是全省的第四十一个大姓。居地,以嘉义最为旺盛,其次是台北、台南以及澎湖三地。乾隆五年(公元1740年),有翁、张、林三姓,募三邑人入垦竹南一堡香山、蟠桃庄;四十七年,有翁姓避漳、泉械门,由北港徙于今嘉义县溪口乡;道光年间,则有来自漳州的翁姓人士,到达台北县双溪乡和美村。
堂号
资善堂:宋朝时期的翁甫,在资善堂当教授,监守登闻鼓院。对于皇帝的问题的回答,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。
赐鱼堂:唐代时候的翁洮,被任命为员外郎,后来隐居不愿意作官了。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,他于是作了《枯鱼诗》作为回答,皇帝看了诗以后,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,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。
翁同龢:字声甫,号叔平,晚年改号松禅。清朝时期江苏常熟人。历任吏部侍郎、督察院左都御史,刑部、工部、户部尚书,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,光绪帝的师傅。中法战争的时候,主张出兵抗击法军,反对李鸿章的妥协投降政策。中日甲午战争时期,他也主张迎战日军。《马关条约》签定以后,他痛恨李鸿章的割地求和,更倾向于变法图强。曾经以皇帝老师的身份走访过康有为,反复讨论变法的事情。光绪帝二十一年的时候,在康有为的策划下,命令别人起草12道新政诏书,准备通过光绪帝依次颁行,但是被弈忻所阻挠。同年8月份,北京强学会成立,他给了热情的支持。但是他反对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的主张。他是帝党的中坚分子,又是光绪帝的智囊,所以慈禧很痛恨他,将他开缺回原籍。戊戌政变后,他出面保释康有为,又被马上革职,并且永不叙用,交给地方官严加管束。光绪帝三十年逝世,终年74岁。宣统三年,皇帝下昭,恢复他的官职,追谥“文恭”。著有《翁文恭公日记》等。
翁独健:福建福清人。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。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研究,获得博士学位。民国28年回国以后,历任云南大学、北平中国大学、燕京大学等学校的教授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曾经担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,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,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、副所长、顾问,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,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、历史系主任,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长,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,中亚文化研究国际学会副主席。19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86年逝世,终年80岁。著作丰厚,有《蒙元时代的法典编撰》等,都是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。翁仲同:宋代知县,字济可。宗安人。作官时,自己花钱买地,建造学堂,供百姓的子弟学习。深得民心。
翁方纳:清朝时的著名书法家、金石家。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。
翁运栋:清代进士,因为父亲去广东后